在烏蘭察布市興和縣,有這樣一支閃耀著法治光芒的隊伍——興和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。這支以女性為主力的團隊,以“檢察藍”為底色,以“紅旗耀”為信念,在守護公平正義、服務民生、創(chuàng)新履職中展現了新時代女檢察人員的卓越風采。她們用智慧與擔當、溫柔與堅韌,在檢察事業(yè)的征程中書寫著非凡的巾幗篇章。
三年來,興和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始終保持對嚴重暴力犯罪的高壓態(tài)勢,從嚴懲治危害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的各類違法犯罪。嚴厲打擊故意傷害、故意殺人、強奸等暴力犯罪22人,依法嚴懲涉緬北回流人員電詐關聯犯罪30人,突出懲治典型網絡詐騙、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等犯罪案件48人,依法打擊危險駕駛、尋釁滋事等危害公共安全和擾亂社會秩序犯罪13余人。常態(tài)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,以法治為劍,以正義為盾,斬斷黑惡勢力的罪惡之手,修復被侵蝕的社會肌體。對趙某林等14人組織、領導、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、尋釁滋事等罪案提起公訴。用實際行動詮釋法律的尊嚴與力量,為北疆的平安筑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。
全方位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,將司法溫度融入未成年人保護。興和縣檢察院打造了200余平方米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,為全縣中小學生提供法治教育平臺,助力法治教育建設,提升未成年人對性侵和校園霸凌的自我保護能力。三年來,興和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辦理了未成年人檢察審查逮捕案件15件22人,一審公訴案件20件32人,案結后檢察官進行回訪,用實際行動詮釋了“司法有溫度,關懷無死角”的深刻內涵。
如今,司法公正與人文關懷如同雙翼,共同推動著社會公平正義的翱翔。第一檢察部積極探索“司法救助+社會救助”模式,引導愛心企業(yè)、社會團體共同參與救助工作,三年來共辦理司法救助案件24件,發(fā)放國家司法救助金33萬元,對于這24個家庭而言,這不僅僅是數字堆砌的救助金額,更是暗夜中的一束光,每一筆救助金都是對受害者及其家庭精神上的慰藉,是物質困難得到實質性緩解的切實證明,更為構建和諧社會、維護社會穩(wěn)定貢獻了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第一檢察部以“如玉”精神為內核,鍛造忠誠、干凈、擔當的巾幗隊伍。以“政治淬煉”為根,將黨建引領融入日常,筑牢信仰之基,確保思想如白玉般純粹;以“專業(yè)精進”為本,通過跨域實訓、疑難案件攻堅,錘煉女檢察人員的法律監(jiān)督硬實力,彰顯專業(yè)如璞玉之質;以“作風涵養(yǎng)”為要,深化廉政警示、家風浸潤,培育清正廉明品格,讓操守如美玉無瑕;以“為民情懷”為魂,引導女檢察人員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、矛盾化解一線展現細膩與剛毅,傳遞司法溫度。通過多維鍛造,團隊既葆有玉的溫潤親和,又兼具玉的堅韌剛強,在法治實踐中綻放巾幗風采,以“如玉”檢魂書寫新時代檢察擔當。展現了新時代女檢察官的專業(yè)素養(yǎng)與家國情懷,成為推動檢察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的“半邊天”。
興和縣檢察院第一檢察部立足新時代使命,將繼續(xù)以“如我在訴”的為民情懷、“求極致”的專業(yè)精神,為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貢獻更多巾幗力量。